logo

咨询热线

1575506305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自考>历年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上海自考考试写作(一)考点分析(6)

时间:2022-10-08 11:39:4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导读】对于很多想要参加上海自考的考生来说,写作科目都是很头疼的,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应该怎么复习,也找不到相关资料复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此,上海自考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23年上海自考考试写作(一)考点分析(6)

  考点:对人类情感与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

  一切阅读和表达的起点是对事物的认知,而写作所关注的认知对象首先是人,他既是写作的主体,又是写作活动经常表现的对象。因此,体察和理解人类复杂微妙而又变化万千的感情世界就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

  怎样才能从情感上打动读者呢?高明的作者不是一味迎合读者的期待,而是首先挖掘自己的真切体验,并力求用艺术的语言将它真挚地表现出来。聪明的读者亦然,他总是带着自己的感情经验去理解和感悟作品,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交流和共鸣,总之“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托尔斯泰《艺术论》)。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概而言之,我们的情感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学性写作得到寄托、表现和升华,文学作品也由于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千姿百态的艺术呈现而尽显其审美的品格与魅力。因此体察和理解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世界就成为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也成为引导我们领悟生命价值,理解人性的起点。

  考点: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

  不同的人从各种形象中获得的体验却不尽相同。有的人感觉敏锐,能够感知自然界一草一木、人 物一颦一笑的细微变化,并能从中洞悉自然与人世的奥秘,得到精神的启迪或审美的享受;也有的人想象力丰富,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比拟将复杂抽象的事物或道理解说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然而也有人对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枝末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在形体状貌上的特征、差异及其变化感觉迟钝,当然也就难以欣赏和传达大千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美。不过,人的感知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培养由表及里的观察事物的自觉习惯,养成善于捕捉事物细节和发现事物间差异的敏锐的感知力,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了深人的观察和独特的感受,还需要良好的表达,毫无疑问,感知和描绘形象的能力应当是构成写作能力的重要成分。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上海自考考试写作(一)考点分析”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上海自考网可关注本网站,带你了解更多关于上海自考试题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报名时间预计为3月初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